作为2015年保险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,业界等待已久的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终于拉开大幕。2月3日,保监会正式发布《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保监会财险监管部主任刘峰表示,近期行业协会将发布示范条款,黑龙江、山东、广西、重庆、陕西、青岛等6个省市将试点方案并征求意见,春节后印发具体试点方案,预估5月份左右上述6个省市正式启动试点。
实现“差异化定价”
此次商业车险费改的目的是使风险和费率相匹配,把商业车险的产品定价权交给保险公司,把产品的选择权交给广大消费者和车主。改革后,商业车险价格将总体平稳,低风险车主会享受更多的费率优惠。
目前,商业车险费率厘定是以新车购置价为重要定价因素,保费与风险的相关度不高,频繁出险的车辆与长期不出险车辆间的费率差异不大。相比之下,即将实施的车险费改则是在以新车购置价、车龄、座位数等因素为核心的现有车险定价模式的基础上,实施国际上通行的车型定价模式,最终实现品牌车型的差异化定价。
所谓“车型定价”就是车险保费定价与汽车型号挂钩,不同车型之间的保费将有一定差别,但具体方案目前尚未公布。据悉,保监会已经组织制定了一套车型标准数据库,作为不同车型投保的参照标准。
据了解,《意见》出台后,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建立财产保险行业商业车险损失数据的收集、测算和调整机制,动态发布商业车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,为财产保险公司科学厘定商业车险费率提供参考。国内车险利润微薄
统计显示,2014年国内车险保费收入为5515.93亿元,占整个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达73.11%,是绝大多数财产险公司的主力险种。与此同时,201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.54亿辆,行业承保汽车1.38亿辆。市场人士表示,随着汽车保有量和投保率快速提升,车险的覆盖面、影响力都不断扩大,车险的价格和服务已成为重要的民生热点。
不过,与车险的规模相比,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的利润并不尽如人意。尽管各家财险公司的2014年年报还没出炉,但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,49家经营车险业务的财险公司,除了人保、平安、太保3家上市险企实现承保获利外,其余未上市财险公司2014年的车险承保全部宣告亏损。即使是盈利的3家险企,利润同比也出现大幅度下滑,太保的车险承保利润降幅甚至达到90.5%。
专家表示,根据国际惯例,商业车险行业的利润水平为10%—15%,然而,我国商业车险整体利润水平仅为4%,相去甚远,这也成为急需推动车险费率改革的重要原因。车险费率市场化后,不仅低风险车主可以得到实惠,保险公司也可根据承保经验和经营情况测算基准附加保费,确定自主费率调整系数,不同险企的费率会出现差异,费率既可升也可降,最终使得保险公司这部分业务获得合理的收益。
《意见》指出,此次车险费改将促进财险行业转型升级。一方面,激发市场活力,促进保险公司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自担风险、自我约束;另一方面,转变竞争模式,将单一的高手续费、高费用竞争,转变为以优质优价为目标的全方位、多层次、高水平竞争;最后,优化市场结构,引导保险公司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