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2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,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出席会议介绍了加强保险市场监管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情况,并回答了有关风险防控工作、险资运用、万能险业务监管、公司治理监管等焦点问题。
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
“保监会对风险防控工作的态度是坚决的和一以贯之的,我们坚持以防控风险为导向,健全防控风险的长效机制,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。”项俊波在回答有关风险防控工作的问题时指出,当前保险行业的风险,主要体现在传统的风险、激进经营的风险、宏观环境带来的风险和跨市场、区域、行业传递的风险这四个方面。
关于激进经营的风险,项俊波表示,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,有极少数公司出现了公司治理、业务与投资激进、盲目并购等问题,对此保监会果断采取了措施,比如暂停违规企业的委托股票投资业务,暂停部分公司的万能险新产品的申报,而且派出专项检查组进驻公司进行检查。总体来看,极少数公司的风险隐患得到了有效防控。
目前,一些互联网理财和B2B平台利用保险问题征信,跨市场、区域、行业传递风险开始显现。项俊波直言,侨兴私募债券到期无法兑付的事件是一个经济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,而金融风险又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交叉传递的典型案例。业务涉及到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多类金融机构,由私募债券事实上转变成公募,且浙商财险风险管控上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。在金融监管部门和相关地方政府部门的指导协调下,浙商财险主动承担了赔偿责任,稳定了广大债券投资人和相关各方的情绪,并为后续各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工作争取了时间。
下一步,保监会将增强防控风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将防控风险作为监管部门主要职责;完善防控风险的体制机制,切实增强风险防范的系统性和有效性;强化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主体责任,落实问责制度,增强风险防范的敏锐性和前瞻性;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,不断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,让监管“长上牙齿”,真正管用。
资金运用审慎性监管
对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保险公司举牌问题,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强调,保监会高度关注保险公司的举牌行为,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监管和防范风险的措施,多次召开行业会议提示有关风险。并且出台信息披露、压力测试等政策措施,开展资产配置审慎性监管,加大查处力度。
今年1月份,保监会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规定涉及举牌的需要在信息披露要求基础上进行事后报告,重大股票投资要事后备案,明确禁止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。
2012年10月,保监会开始对保险资金运用进行市场化改革,陈文辉对此指出,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,特别注重要求市场主体遵循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原则。
一是要坚持稳健审慎的投资理念,要求在投资中应当以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为主、股权等非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为辅。股权投资应当以财务投资为主、战略投资为辅,而战略投资应当是以参股为主、控股为辅。二是要坚持服务保险主业的方向,保险保障是保险业的根本功能,而保险投资是辅助、衍生功能,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保险保障业务的功能。三是坚持长期、价值、多元化投资,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,行业基本遵循了这个原则,2016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3.4万亿元,主要特点为:以固定收益投资为主,占比77.5%,权益类资产占比22.5%,其中股权投资中绝大多数是财务投资,控股投资非常少;多元化配置格局初步形成,目前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保险机构比较相近,尤其和美国比较相近;投资收益稳步提升,从2012年的3.39%提高到2013年的5.04%、2014年的6.30%、2015年的7.56%,去年由于受到股债双跌和低利率环境的影响,投资收益率为5.66%,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。2013-2016年改革后的这四年,平均收益是6.14%。
万能险监管成效明显
近年来由于受少数保险公司举牌的影响,万能险也广受社会热议。对此,保监会副主席黄洪用四句话清楚解答了有关万能险的热点问题。
第一句话,万能险是一个成熟的产品,万能险本身并没有问题。2005年至今,美国万能险保费的份额平均约为35%。万能险2000年进入我国后,总体保持快速稳定发展,2016年保费占人身险总保费的31.4%。
第二句话,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万能险的监管制度,监管标准高于欧美国家。大多数欧美国家对万能险没有最低风险保额要求,若有则为不低于105%,而我国对万能险风险保额的要求是低限140%、高限160%;欧美国家对产品期限没有限制性规定,而我国则明确要求不低于一年期;欧美国家没有最低保障利率要求,而我国要求目前在售的结算利率不低于3%;欧美国家对最初几年的最低现金价值没有统一规定,而我国则有;欧美国家一般不对单一产品资本约束,而我国近年则不断调整对万能险的资本约束。
第三句话,我国万能险业务发展平稳健康,也存在一些问题,但风险总体可控。保监会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,完善万能险监管制度,建立了万能险业务规模、期限结构宏观调控机制,开展了全行业现金流压力测试,加大对现场的检查力度。
第四句话,对万能险业务监管,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。一是保障水平大幅提高。2012年到2016年,我国寿险保费平均增速为30.4%,而风险保额平均增速则高达69%。二是负债成本明显降低。今年初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比2016年上半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。三是负债期限不断拉长。三年期以上产品保费占比81%。四是现金流充足,风险总体可控。今年1月,寿险保费达7579.6亿元,同比增长39.1%,其中期缴保费同比增长49.3%;寿险公司净现金流入3412亿元。
公司治理监管转向刚性
“公司治理的监管是一项国际化的难题,是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之中,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。”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解答有关公司治理监管问题时回答称,当前随着投资主体多样化,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,也给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带来更大的挑战,少数保险公司不同程度存在虚假注资、一股独大、治理失衡现象。公司治理要真正实现“形似”到“神至”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梁涛表示,2006年以来,保监会共出台各项规章制度30余项,初步建立了一整套公司治理的监管制度体系。去年以来,保监会加大监管力度,努力实现公司治理监管从柔性引导向刚性约束转变。
首先是全面开展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治理现场评估工作。重点围绕股权的真实性、“三会一层”运作有效性、内部控制、特别是关联交易管理可靠性等关键环节,对131家中资法人机构和51家外资法人机构进行全面评估,全面排查解决问题。
其次是持续完善监管制度。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,对股权实施分类监管,规定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1/3,提高准入门槛,强化穿透式监管;制定保险公司章程指引,对必备条款提出明确要求,督促公司规范“三会一层”的组织架构、决策授权机制和运行程序。
再次是发布加强保险公司股东股权、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。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公布年度财务报告,对公司的转股、增资、关联交易,报批前必须在行业协会和公司网站上进行信息披露,并建立公开质询制度,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。
最后是启动构建保险行业职业经理人职业终身评价体系工作,对行业的董事、高管的职业行为进行持续跟踪评价,倒逼保险公司高管规范履职、强化治理监管对人的刚性约束。